有你在真好 的个人博客
程序员,真的是只能吃青春饭吗?
阅读:2315 添加日期:2021/3/27 23:28:25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item/6323875591099515394/

干了程序员很长时间,从我读书时代开始,有种说法就一直不绝于耳:

程序员吃的是青春饭,等你年纪大了,你的身体就干不过年轻人了。

这种说法不知道是什么产生的,但是无疑影响了很多人。由此产生的另外的说法是:

程序员要么就要走管理岗,要么就转行,一直写代码是没有前途的。

是啊,假如第一个说法是成立的,这个说法就是必然的。因为年纪越大居然越没有优势,那只能另辟蹊径了,否则的话只能被淘汰。

与此相反,还有一种相反的说法,就是有的职业是越老越吃香,典型的是医院和老师,你要是个年轻小后生,出来就诊,别人制定不待见你。那种名气大的医生必然是“胡子白花花”才显得水平高,经验丰富。

程序员,真的是只能吃青春饭吗?

那么程序员吃的青春饭这种说法真的合理吗?
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但是这种说法并不是毫无道理胡说八道。在中国软件行业的早期,程序员干的都是些什么活呢?那个时候的软件行业类似于今天的软件外包业,因为软件多数是面向企业的,互联网也还没有普及,软件公司作为乙方,需要千方百计的找到单子,并讨好甲方。产品的使用场景也比较单一,就是客户,而是不像现在一样动辄上千万上亿的用户。在这种环境里,企业最关注的是按时交付,经验也是不是非常重要,因为软件需要考虑的场景小,当年的运行环境、基础库什么的内容也相对简单,这种情况下,企业自然会尽量聘用有干劲、工资低的新员工。老员工效率是高,但是要养孩子老婆,加班什么的肯定不会太愿意,而且工资也会比新员工高很多,这样的员工太多,公司是养不起的。

但是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不一样了。这些年互联网发展迅猛,操作系统平台发展也是日新月异,产业越来越大,需要的员工越来越多,产品不再是以交付为核心,而是需要直接面对千千万的用户,产品需要不断的改进、升级,需要面的不同的操作系统、网络环境、设备平台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写程序不再是凭着干净就能搞定的事情了,由于情况越来越复杂,而且需要可持续性,经验变得越来越重要。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员工,可以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高公司的工作效率(比如在架构选型和方案合理选择上的贡献)。在开发软件时,往往有许多雷区,没有经验的人往往踩到雷区而浑然不觉,这个时候经验就是生产力了。

而且,越是情况复杂,越是需要很深的积累才能做好的事情,这种经验效应就越明显。

在国外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印证,像在Google和Microsoft这样的公司尤其明显,比如一个很有名的例子:

程序员,真的是只能吃青春饭吗?

这个老爷爷叫David Cutler的伙计,40多岁进入微软,今年70岁。是一个可以直接向CEO汇报工作的程序员。这个例子充分证明了,程序员是完全可以干到老的。

当然,说程序员吃青春饭可能包含另一个意思,那就是可能不是干不动,而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想增加收入,但是一线程序员涨工资非常的困难(至少在公司如此),而且一线的程序员往往地位比较低,没有话语权。在中国,管理层的话语权和工资比程序员高是个不争的事实,也基于此,中国的程序员做的好的都成管理了,这其实是个巨大的浪费,然后又毫无办法,国情如此。

那么身为一个程序员,该如何面对未来呢?道路或许有很多种,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:如果你不提高自己,不积累经验,那么即使你做了10年开发,和做了1年开发的人水平是差不多的。这种情况下,你肯定就是吃青春饭的。耽于安逸,必将被抛弃。

年轻时,多想想年老的时候。

更多独家观点,请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:hearwithlisten(倾诉沧桑)

程序员,真的是只能吃青春饭吗?

ICP备案号:苏ICP备14035786号-1 苏公网安备 3205050200101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