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你在真好 的个人博客
weex微应用的实践
阅读:2267 添加日期:2021/3/27 23:25:41 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item/6425856058442383873/

最近这一个多月里,太忙碌了,除了去杭州出差也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,很难有时间,再继续写一写文章,分享一下自己在专业上的沉淀。这不,今儿终于有了点时间,想来可以总结一下最近的工作,也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weex领域深耕的一些东西。

钉钉的客户端中接入了Weex SDK,为了定义新的业务形态以及可成熟状态的推广微应用,我们做了很多事情,为钉钉的开发者提供了诸如:“脚手架”,“SDK”,“Utility”等,方便开发者开发微应用的基础设施,自己也在业务形态上沉淀了一定的基本功。比如“weex的UI界面必须基于750px来绘制”,“Vue的class动态计算需要使用[]的形式,Object的计算在callNative通信时存在问题”,等等一系列的坑,我们都踩过了,遵循了一些过往的经验,抽离了一份可通用的“脚手架”项目:
https://github.com/icepy/weex-generator-package , 这个项目不一定需要运行在钉钉的客户端中,你只需要remove掉“SDK”,“Utility”即可,也算是为weex社区贡献了点自己的知识集合。

在Native层面,也做了很多和钉钉底层架构打通的复用方案,这加速了业务可落地的时间,让我有足够的时间从Native中抽离出来,可以打磨上层基础设施的接入。毕竟,真正落地的时候,开发者写的还是前端代码。

我们的SDK是可以在“Web”,“Weex Vue”,“Weex Rax”三种上层框架在运行的,这也意味着,我们为钉钉微应用的开发者提供了非常便捷的SDK集成,在这个SDK中抹平了三个平台的差异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以下:
https://github.com/icepy/weex-dingtalk ,这个项目中除了钉钉相关的部分,你也可以学习到,我是如何运用Rollup + flow 来编写这个项目的。言归正传,这三个环境中,唯一要解决的痛点是如何通信的问题。Rax提供的环境更像是向Web方向对其,而Vue则是有一套属于weex的方向,毕竟Vue是官方指定的上层业务框架,通过源码我们可以很快的知道其差异,封装了一个函数来处理:

function initRequireModule () : Function {

而我们提供的
https://github.com/icepy/weex-dingtalk-journey 项目就是为了做诸如此类无法抹平的差异,给大家做好兼容,有兴趣的话,你可以尝试一下,这个库脱离了钉钉客户端环境也是可以运行的,目前提供了7个模块,都有一一对应的npm包提供安装,不过你要是嫌麻烦,直接:

npm install weex-dingtalk-journey --save

当然,最近我也在尝试做一个类似vue-cli的钉钉cli,其目的还是降低钉钉开发者的接入成本,提高开发效率,这个项目如果你有兴趣,也可以学习到如何基于Node.js来开发Command程序,这是一个很棒的尝试,未来,钉钉微应用的开发者可以完全脱离weex,比如weex-toolkit,weex-debug等,你只需要安装这个cli,就可以开发钉钉的微应用。同步进行的也有一份很详细的接入文档
https://open-doc.dingtalk.com/docs/doc.htm?treeId=357&articleId=106827&docType=1 ,有时候写文档确实比写代码还要耗时间和精力,我很希望这些,都可以回馈给社区,你不开发钉钉的微应用,其实只需要去掉钉钉相关的部分即可。我相信,这是一份很棒的关于weex的开发资料,经过了我们大量实践和打磨,而沉淀出来的资源。只有了解其差异,你才能更好的写这种JS to Native的UI框架。

对了,我们还实现了几个Native的组件,遗憾的是这还不是一个三端实现的组件,缺少Web版本,对于Vue部分,也许我更喜欢这样来写组件:

const _css = '.dd-web{position: relative;width: 100%;height: 100%;border: none;box-sizing: border-box;}';

而不是用Vue的单组件系统。


最近主要关注了两次比较重要的会议,2017 Google/IO,Vue Conf。

前者在Web领域探索的PWA,某些特性在很早的Safari时代就存在,可是google却把这些特性全部集成打包成了解决方案,有cache Storage,有service work,有各种push,通知,添加到桌面等等,哦,对了还有AMP,QQ空间被拿出来演示讲解了AMP是如何玩转的。不过也值得一思的是,我们真的需要这种网页版App么?据不可靠的统计,网页Web的使用率非常非常的低,大部分场景上还是在App内完成。当然随着内核的升级,这也意味着在Hybrid这种领域之前的离线包,完全可以替换成PWA,这对于降低开发成本还是蛮大的。

有限的屏幕内,其实完成不了多少事儿。

但是推动一个技术是多维度的,不仅仅是开发者还需要用户和商业公司,整个生态建立起来,让开发者获利获得成功,这个技术才算是成了。想想国内的环境,这一步还是遥遥可待的。Google推的另外一个半死不活的Polymer更新了,而AngularJS要搞什么和PWA结合版,据不可靠的统计,国内的开发者还在使用AngularJS的恐怕只在企业开发领域了,而React还在慢慢蚕食。

说起来Vue Conf还是很期待的,可惜时间的问题没有去,开会的时候正在杭州出差,从网路上,以及各种群里面,看到了很多,狼叔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,讲之不容易。相比之下,可能期待的颇高,遗憾的是没有留下那种强烈的深刻印象,过后忘其实就很难定义了。不得不说,Vue Conf 会议是目前为止国内前端领域技术干货最多的一次了,这次分享的内容,如果你仔细消化,基本上可以解决在Vue领域内你所面对的90%以上的问题。

你身边如果有朋友对混合领域(跨技术栈)或全栈,编程感悟感兴趣,可以转发给他们看哦,^_^先谢过啦。

ICP备案号:苏ICP备14035786号-1 苏公网安备 32050502001014号